IMG_4713.JPG

慎吾(左)導演(右)與觀眾交流實況。
 
 
延續上篇,我們將繼續藉由黃導演慎吾、以及現場觀眾的交流,更進一步了解《海的彼端》這部片以及生長在八重山台灣人的點點滴滴
 
 
 
 
 
 
玉木慎吾翻譯版 : 簡稱吾
主持人 : 簡稱問
黃導演 : 簡稱黃
觀眾  : 一律稱觀眾
 
 
 

問:接下來,想請慎吾談談,關於身份認同這件事。

 

吾:沖繩線隸屬日本,後來美國文化流入成為沖繩的文化主流。對於我自己來說,本身是流有臺灣血統的,再來繼母又是菲律賓人,因此我是在一個比較複雜的文化環境下成長的,基本上自我的價值觀還是比較接近一般的沖繩人。奇妙的是,當我最初來臺灣、踏進臺灣機場,聞到臺灣空氣的時候,總覺得這空氣非常的熟悉,因為這就是我阿嬤的味道。臺灣空氣中帶有阿嬤的味道,阿嬤做的食物、阿嬤的化妝品,都是這個味道。那時候我才發覺,原來我身上有非常多臺灣文化的存在,因此不管是做為一個日本人、沖繩人、臺灣人、或是菲律賓人都好,唯一不變的,就是我是我阿嬤的孫子這件事。

 

觀眾:導演好,玉木先生好,我有兩個問題,一個是關於玉木家族的、一個是關於八重山臺灣人的。關於玉木家族的是,玉木阿嬤有七個孩子,影片中比較常出現的是一個兒子跟三個女兒,想請問另外三位是不想被拍還是說有其他原因呢?另外關於八重山臺灣人的問題,在沖繩回歸日本前,不管是本島人到沖繩,或沖繩人到本島,都要用護照才可以通過,想請問八重山臺灣人在國籍未定、沒有護照的狀況下,等於說他們無法像慎吾先生這樣到東京發展嗎?

 

IMG_4739.JPG

導演與觀眾互動

 

黃:第一個問題其實是關係到片子的長度。我們想做一個可通用於世界各地影展的版本,無法在短短90分鐘到100分鐘之間處理這麼多事情,七個小孩實在是太多了,但上映版裡七個小孩都有出現。在130分鐘裡,七個小孩都有拍成。另外菲律賓的部分是影展特有的,那是支線,在上映版我們把議題focus在八重山的臺灣人,因此把這段給刪了。

 

問:那關於回歸之前……

 

黃:國籍問題嗎?其實他們是二二八之後偷渡過去的,基本上不會有臺灣護照。那個年代的法律算是比較不嚴格執行的,當時的政府警察之類的其實都很少,在那樣的情況下,臺灣人的這種狀態,其實是可以被容忍的。換句話說,無國籍狀態在臺灣屬於失效或失蹤人口,他們確實是無法回臺也無法出去,必須要一直待在沖繩。一直到 1972年取得日本國籍後,他們才有名正言順的日本名字、日本國籍,日後才可以自由進出。

 

問:針對這個問題,慎吾有想要補充的嗎?

 

吾:導演說明得非常清楚了。

 

問 :最後想請問慎吾,當初是抱著怎樣的心情決定去東京發展的?現在會選擇留在東京還是沖繩?這樣複雜的文化背景有沒有影響到慎吾的音樂創作呢?

 

吾:大家在紀錄片裡有看到我玩重金屬,這個樂團實際上已經有20年以上的歷史了,只不過當中的成員一直在更換。我去東京的理由很簡單,當時這個樂團的團長邀我加入,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。所以說我是為了參加這個樂團,而離開沖繩到東京去發展的,就這樣在東京待了八年,現在也在東京生活。

 

問:最後請導演談談海的彼端接下來在院線上映的事。

 

黃:海的彼端預計九月底上映,如果觀眾看了今晚這個版本後,還想了解更多的話,歡迎再來看130分鐘的上映版。接下來我們會陸續舉辦講座活動,希望藉此讓觀眾更容易了解這段故事。其中包括我想辦一個八重山臺灣人的展覽,另外八重山的臺灣人本書的作者,松田先生也會來臺做巡迴講座。這一系列的活動預計八月會開始群眾籌資,請大家幫忙宣傳支持,謝謝。

 

導演(左)與慎吾(右)攝於台北電影節世界首映現場。

 導演(左)與慎吾(右)攝於台北電影節世界首映現場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▌海的彼端 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